平均原子质量计算器

使用同位素数据计算元素的加权平均原子质量。

输入同位素质量和丰度来计算平均原子质量。支持多种同位素和百分比或小数丰度。

示例

查看如何计算不同元素的平均原子质量。

碳 (C)

平均

使用碳的两种主要同位素计算其平均原子质量。

同位素质量: 12.000, 13.003

同位素丰度: 98.93, 1.07

原子序数 (Z): 6

质量数 (A): 12

氯 (Cl)

平均

从其同位素计算氯的平均原子质量。

同位素质量: 34.969, 36.966

同位素丰度: 75.78, 24.22

原子序数 (Z): 17

质量数 (A): 35

硼 (B)

平均

使用两种同位素计算硼的原子质量。

同位素质量: 10.0129, 11.0093

同位素丰度: 19.9, 80.1

原子序数 (Z): 5

质量数 (A): 11

镁 (Mg)

平均

使用三种同位素计算镁的平均原子质量。

同位素质量: 23.985, 24.986, 25.983

同位素丰度: 78.99, 10.00, 11.01

原子序数 (Z): 12

质量数 (A): 24

其他标题
理解平均原子质量:综合指南
掌握平均原子质量和同位素计算的概念。

什么是平均原子质量?

  • 定义和重要性
  • 同位素和原子质量
  • 加权平均概念
平均原子质量是元素天然同位素原子质量的加权平均值。它反映了每种同位素的质量和相对丰度。
为什么平均原子质量很重要?

常见元素示例

  • 碳:12.000 (98.93%), 13.003 (1.07%) => 12.01 原子质量单位
  • 氯:34.969 (75.78%), 36.966 (24.22%) => 35.45 原子质量单位

使用计算器的分步指南

  • 输入同位素数据
  • 理解结果
  • 检查错误
输入每种同位素的质量和丰度。计算器将每种质量乘以其丰度,求和结果,并显示平均原子质量。
如何正确输入数据

输入/输出示例

  • 输入:12.000, 13.003 | 98.93, 1.07 => 输出:12.01 原子质量单位
  • 输入:34.969, 36.966 | 75.78, 24.22 => 输出:35.45 原子质量单位

平均原子质量的实际应用

  • 化学教育
  • 实验室分析
  • 科学研究
平均原子质量在化学中对于化学计量学、分子计算和理解元素性质至关重要。它广泛应用于实验室和研究。
原子质量在哪里使用?

实际用途

  • 计算反应的摩尔质量
  • 确定样品中的同位素比率

常见误解和正确方法

  • 丰度格式
  • 匹配质量和丰度
  • 总丰度
常见的错误是混合百分比和小数丰度,或者不匹配质量和丰度的数量。始终检查您的输入格式和总和。
避免计算错误

输入错误

  • 错误:12.000, 13.003 | 0.989 => 错误
  • 正确:12.000, 13.003 | 98.93, 1.07 => 正确

数学推导和示例

  • 加权平均公式
  • 示例计算
  • 解释结果
平均原子质量计算公式为:(质量1 × 丰度1 + 质量2 × 丰度2 + ...)/总丰度。对于百分比,总和应为100;对于小数,应为1.0。
计算示例

公式应用

  • (12.000 × 98.93 + 13.003 × 1.07) / 100 = 12.01 原子质量单位
  • (34.969 × 0.7578 + 36.966 × 0.2422) = 35.45 原子质量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