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R模型疫情计算器

使用易感-感染-康复分区模型模拟传染病传播。

通过数学流行病学原理,计算疾病传播动态、感染高峰时间和最终人口结果,模拟疫情进展。

示例

点击任一示例将其加载到计算器中。

COVID-19社区暴发

COVID-19社区暴发

在一个小型社区中模拟COVID-19的传播,采用典型的传播率和康复率。

总人口: 10000

初始易感者: 9990

初始感染者: 10

初始康复者: 0

传播率: 0.3

康复率: 0.1

模拟时长: 100

季节性流感

季节性流感

以较高传播率和中等康复率模拟季节性流感的传播。

总人口: 50000

初始易感者: 49950

初始感染者: 50

初始康复者: 0

传播率: 0.4

康复率: 0.2

模拟时长: 60

麻疹暴发

麻疹暴发

高度传染性的麻疹模拟,具有极高的传播率和较长的感染期。

总人口: 20000

初始易感者: 19980

初始感染者: 20

初始康复者: 0

传播率: 0.8

康复率: 0.05

模拟时长: 150

慢性传播疾病

慢性传播疾病

传播率低且康复缓慢的疾病,显示渐进式疫情进展。

总人口: 15000

初始易感者: 14990

初始感染者: 10

初始康复者: 0

传播率: 0.1

康复率: 0.05

模拟时长: 200

其他标题
理解SIR模型疫情计算器:全面指南
掌握数学流行病学和疾病传播建模的基础。学习如何使用SIR模型预测疫情结果并指导公共卫生决策。

什么是SIR模型疫情计算器?

  • 数学流行病学基础
  • 分区建模方法
  • 公共卫生应用
SIR模型疫情计算器是一种复杂的数学工具,利用微分方程模拟传染病的传播。基于Kermack和McKendrick(1927年)的基础工作,该计算器将人群分为三类:易感者(S)、感染者(I)和康复者(R)。模型跟踪个体在这些分区间的转移,提供疫情动态、高峰时机和最终结果的关键洞见。
三分区系统
SIR模型基于一个简单而强大的原则:个体在任意时刻只能处于一种状态。易感者(S)是尚未感染但有可能感染疾病的人。感染者(I)目前携带疾病并可传播给他人。康复者(R)已康复或死亡,不再具有传染性或易感性。这种分区方法便于精确建模疾病传播动态。
数学基础与微分方程
SIR模型使用三组耦合微分方程:dS/dt = -βSI/N,dI/dt = βSI/N - γI,dR/dt = γI。其中β表示传播率(疾病传播的难易程度),γ表示康复率(人群康复的速度),N为总人口。βSI/N表示新感染的速率,取决于易感者和感染者数量及其接触模式。
关键参数及其生物学意义
传播率(β)结合了多种生物学因素:每次接触的传播概率、每人每单位时间的平均接触次数和感染期时长。康复率(γ)为平均感染期的倒数。例如,若平均感染期为5天,则γ=1/5=0.2/天。这些参数可通过流行病学数据估算,或根据公共卫生干预进行调整。

SIR模型关键概念:

  • 易感者(S):可感染疾病的个体
  • 感染者(I):当前携带并传播疾病的个体
  • 康复者(R):不再具有传染性或易感性的个体
  • 传播率(β):每次接触的疾病传播速率
  • 康复率(γ):感染者康复的速率

SIR计算器使用分步指南

  • 参数选择与估算
  • 输入校验与约束
  • 结果解读与分析
有效使用SIR模型计算器需要仔细选择参数、理解模型假设并合理解读结果。系统化的方法可确保您的模拟为公共卫生规划和决策提供有意义的见解。
1. 定义人群与初始条件
首先定义总人口数(N)。可以是城市、地区或任何疾病可传播的封闭人群。设置初始条件:每个分区的起始人数。通常大多数人为易感者(S₀≈N),少数为感染者(I₀),无康复者(R₀=0)。确保S₀+I₀+R₀=N以保证人口一致性。
2. 估算传播与康复参数
传播率(β)是最关键且最难估算的参数,取决于疾病传染性、人口接触模式和环境因素。COVID-19的典型值为0.2-0.4/天。康复率(γ)可通过临床数据估算:γ=1/平均感染期。例如,若感染期为7天,γ=1/7≈0.14/天。
3. 设置合适的时间范围
选择能覆盖完整疫情周期的模拟时长。快速传播疾病可选30-60天,慢性疫情或需观察长期结果可选100-200天。模型将显示疫情曲线,包括高峰(感染人数最多时)和最终衰退(人群获得免疫)。
4. 结果解读与关键指标
关键输出包括基本再生数(R₀=β/γ),反映疫情潜力(R₀>1可传播)。感染高峰人数和时间显示医疗系统最大压力期。最终康复人数代表疫情规模——最终受影响人数。可与历史数据或其他模型对比验证。

参数估算指南:

  • COVID-19:β≈0.2-0.4,γ≈0.1-0.2(感染期5-10天)
  • 流感:β≈0.3-0.5,γ≈0.2-0.3(感染期3-5天)
  • 麻疹:β≈0.7-0.9,γ≈0.05-0.1(感染期10-20天)
  • 埃博拉:β≈0.1-0.2,γ≈0.05-0.1(感染期10-20天)

实际应用与公共卫生意义

  • 医疗资源规划
  • 干预策略制定
  • 政策决策支持
SIR模型是公共卫生决策的基石,提供定量见解以指导资源分配、干预策略和政策制定。理解如何将这些数学结果应用于实际场景对有效疫情管理至关重要。
医疗系统容量规划
感染高峰人数和时间对医疗规划至关重要。医院需提前了解最大患者负荷及所需床位、呼吸机和人员。SIR模型可提前数周或数月预测这些需求,便于主动分配资源。例如,若模型预测高峰时有1000名感染者,且20%需住院,则可提前准备200张床位。
干预策略评估
可通过调整传播率(β)建模公共卫生干预。社交距离、口罩令和封锁可降低β,疫苗接种可减少易感人群(S)。模型可比较不同干预情景:无干预与不同程度社交距离的结果。这种定量对比帮助决策者选择最有效且经济社会成本最低的策略。
疫苗接种规划
疫苗接种可使人群直接从易感转为康复。模型可模拟不同接种率和时机,确定最佳方案。关键问题包括:多少人需接种才能实现群体免疫?最佳接种时机?接种延迟对疫情结果有何影响?这些见解指导疫苗分发和优先级决策。

公共卫生应用:

  • 基于预测高峰感染人数的医院容量规划
  • 社交距离效果评估与时机选择
  • 疫苗接种优化与群体免疫目标
  • 旅行限制与隔离政策评估
  • 不同干预策略的经济影响分析

模型局限与进阶思考

  • 假设与简化
  • 模型扩展与改进
  • 不确定性与敏感性分析
虽然SIR模型提供有价值的见解,但理解其局限性以及何时需要更复杂的模型同样重要。认识这些约束有助于用户合理解读结果,避免对预测过度自信。
关键模型假设及其影响
基础SIR模型假设均匀混合——每个人有同等概率接触他人。现实中人口因年龄、地域和社交网络而异。模型假设传播率和康复率恒定,忽略季节、行为变化和医疗进步。还假设封闭人群,无出生、死亡或迁移。这些简化在长期建模时可能导致预测误差。
何时使用更复杂的模型
处理分年龄人群(SEIR模型)、多毒株疾病(多毒株模型)或空间传播(多群体模型)时需用更复杂模型。长潜伏期疾病可加暴露分区(SEIR)。免疫衰减疾病用SIRS模型(康复者可再变易感)。基于个体的模型可捕捉个体异质性和复杂接触模式。
不确定性量化与敏感性分析
模型参数为估算值且存在不确定性。通过在合理范围内变动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观察结果变化。可识别影响结果最大的参数及需改进数据。用置信区间或参数分布而非点估计。考虑多种情景(最佳、最差、最可能)以反映预测不确定性。

模型局限需关注:

  • 均匀混合假设忽略社交网络结构
  • 恒定传播率未反映行为变化
  • 封闭人群假设排除出生、死亡和迁移
  • 无年龄结构或人口异质性
  • 单毒株假设不适用于多毒株疾病

数学推导与进阶概念

  • 微分方程系统
  • 基本再生数推导
  • 疫情阈值分析
理解SIR模型的数学基础有助于结果解读和针对特定应用进行定制。微分方程反映了疾病传播和康复的基本动态。
SIR微分方程推导
SIR方程源自质量作用原理:新感染速率与易感和感染者数量的乘积成正比。βSI/N为感染速率,β为每次接触传播率,S为易感者数,I为感染者数,N为总人口。1/N为人口归一化。康复率γI表示以γ速率离开感染分区。三式耦合,一分区变化影响其他分区。
基本再生数(R₀)分析
基本再生数R₀=β/γ,是流行病学的核心参数。表示在全体易感人群中,一个感染者平均能引起的继发感染数。R₀>1疫情可传播,R₀<1疫情消退。R₀结合了传播潜力(β)和感染期(1/γ)。如β=0.3, γ=0.1,则R₀=3,即每个感染者平均感染3人。
群体免疫阈值与最终疫情规模
群体免疫阈值为需免疫(感染或接种)的人口比例以阻止持续传播。公式为1-1/R₀。R₀=3时,阈值为1-1/3=67%。最终疫情规模可用最终规模方程估算:R(∞)=N-S(∞),S(∞)为最终易感者数。此关系有助于预测最终受影响人数。

数学关系:

  • R₀=β/γ:基本再生数公式
  • 群体免疫阈值=1-1/R₀
  • 高人口时高峰时机≈ln(R₀)/(β-γ)
  • 最终疫情规模取决于初始条件和R₀
  • 疫情早期增长率=β-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