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阴离子间隙计算器

计算尿阴离子间隙以区分代谢性酸中毒和诊断肾小管酸中毒。

使用尿电解质值进行全面的尿阴离子间隙计算,以区分正常阴离子间隙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因。

示例

点击任何示例将其加载到计算器中。

正常尿阴离子间隙

正常尿阴离子间隙

具有标准阴离子间隙的正常尿电解质值。

尿Na+: 50 mEq/L

尿K+: 30 mEq/L

尿Cl-: 60 mEq/L

阳性尿阴离子间隙(RTA)

阳性尿阴离子间隙(RTA)

具有阳性尿阴离子间隙的肾小管酸中毒。

尿Na+: 80 mEq/L

尿K+: 40 mEq/L

尿Cl-: 50 mEq/L

阴性尿阴离子间隙(胃肠道丢失)

阴性尿阴离子间隙(胃肠道丢失)

具有阴性尿阴离子间隙的胃肠道碳酸氢盐丢失。

尿Na+: 30 mEq/L

尿K+: 20 mEq/L

尿Cl-: 80 mEq/L

严重肾小管酸中毒

严重肾小管酸中毒

具有高度阳性尿阴离子间隙的严重RTA。

尿Na+: 100 mEq/L

尿K+: 50 mEq/L

尿Cl-: 30 mEq/L

其他标题
理解尿阴离子间隙计算器:综合指南
掌握尿阴离子间隙计算以区分代谢性酸中毒。学习肾小管酸中毒诊断、酸碱解释和肾脏病学中的临床应用。

什么是尿阴离子间隙?

  • 定义和基本概念
  • 生理学意义
  • 正常值和范围
尿阴离子间隙是临床医学中用于区分正常阴离子间隙代谢性酸中毒原因的计算值。它代表尿液中测量的阳离子(钠和钾)与测量的阴离子(氯)之间的差值。
基本公式
尿阴离子间隙公式为:尿阴离子间隙 = (Na+ + K+) - Cl-。此计算有助于识别肾脏是否通过排泄酸来适当响应代谢性酸中毒。
正常范围
正常尿阴离子间隙范围为-20至+20 mEq/L。正值提示肾小管酸中毒,而负值提示胃肠道碳酸氢盐丢失或其他肾外原因。

常见尿阴离子间隙值

  • 正常尿阴离子间隙:-10 mEq/L
  • 阳性尿阴离子间隙:+25 mEq/L
  • 阴性尿阴离子间隙:-30 mEq/L

使用尿阴离子间隙计算器的分步指南

  • 输入要求
  • 计算过程
  • 结果解释
要有效使用尿阴离子间隙计算器,您需要来自点尿样本的尿电解质值。计算器需要尿钠、钾和氯值作为输入。
必需输入
必需值包括尿钠(Na+)、尿钾(K+)和尿氯(Cl-)。这些值通常从代谢性酸中毒评估期间收集的点尿样本中获得。
计算步骤
计算器使用公式自动计算尿阴离子间隙:(Na+ + K+) - Cl-。结果基于其为阳性、阴性或在正常范围内进行解释。

计算示例

  • 输入尿钠:50 mEq/L
  • 输入尿钾:30 mEq/L
  • 输入尿氯:60 mEq/L
  • 计算尿阴离子间隙:(50 + 30) - 60 = 20 mEq/L

尿阴离子间隙的实际应用

  • 临床诊断
  • 治疗计划
  • 监测反应
尿阴离子间隙主要用于评估正常阴离子间隙代谢性酸中毒,以区分肾性和肾外原因。它在诊断肾小管酸中毒方面特别有用。
肾小管酸中毒
阳性尿阴离子间隙(>20 mEq/L)提示肾小管酸中毒,其中肾脏尽管存在全身性酸中毒,但无法适当酸化尿液。
胃肠道丢失
阴性尿阴离子间隙(<-20 mEq/L)提示胃肠道碳酸氢盐丢失,如腹泻,其中肾脏通过排泄酸来适当响应。

临床应用

  • RTA诊断:阳性尿阴离子间隙
  • 腹泻评估:阴性尿阴离子间隙
  • 治疗监测:连续尿阴离子间隙测量

常见误解和正确方法

  • 解释错误
  • 时间考虑
  • 混杂因素
关于尿阴离子间隙的常见误解包括在不考虑临床背景的情况下孤立地解释它,以及不考虑可能影响尿电解质排泄的因素。
临床背景
尿阴离子间隙应始终在患者临床表现、血清电解质和酸碱状态的背景下进行解释。它不是独立的诊断测试。
时间和收集
尿阴离子间隙在代谢性酸中毒活跃期间从点尿样本测量时最可靠。随机样本可能无法反映肾脏对酸血症的反应。

最佳实践

  • 结合临床背景考虑结果
  • 在酸中毒期间使用点尿
  • 考虑药物和饮食

数学推导和示例

  • 公式推导
  • 计算示例
  • 临床相关性
尿阴离子间隙公式来源于尿液中电中性原理。阳离子的总和必须等于阴离子的总和,间隙代表未测量的离子。
数学基础
在正常尿液中,主要阳离子是Na+和K+,而主要阴离子是Cl-。差值代表其他阴离子(如HCO3-、HPO4-2、有机酸)或阳离子(如NH4+)。
临床解释
阳性间隙表明肾脏没有适当排泄NH4+,提示肾小管酸中毒。阴性间隙表明适当的NH4+排泄,提示肾外原因。

数学示例

  • 公式:(Na+ + K+) - Cl- = 间隙
  • RTA:间隙 > 20 mEq/L
  • 胃肠道丢失:间隙 < -20 mE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