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涨看跌平价计算器

利用看涨-看跌平价原理计算期权定价关系、查找缺失值并识别套利机会。

使用基本的看涨-看跌平价关系计算缺失的期权价格,验证市场效率,并发现期权交易中的套利机会。

示例

点击任一示例将其加载到计算器中。

平价期权

平价期权

行权价等于当前股票价格的期权——是看涨-看跌平价分析的常见情形。

股票价格: ¥100

行权价: ¥100

看涨期权价格: ¥5.5

无风险利率: 2.5%

到期时间: 0.25

价内看涨期权

价内看涨期权

行权价低于当前股票价格的看涨期权——展示内在价值的计算。

股票价格: ¥110

行权价: ¥100

看跌期权价格: ¥2.3

无风险利率: 3%

到期时间: 0.5

价外看跌期权

价外看跌期权

行权价低于当前股票价格的看跌期权——显示时间价值占主导。

股票价格: ¥105

行权价: ¥100

看涨期权价格: ¥8.2

无风险利率: 2%

到期时间: 0.75

长期期权

长期期权

到期时间较长的期权——突出货币时间价值的影响。

股票价格: ¥95

行权价: ¥100

看涨期权价格: ¥3.8

无风险利率: 4%

到期时间: 2

其他标题
理解看涨看跌平价计算器:全面指南
掌握看涨期权与看跌期权之间的基本关系。学习如何计算缺失的期权价格,验证市场效率,并识别期权交易中的套利机会。

什么是看涨-看跌平价?

  • 基本关系
  • 数学基础
  • 市场效率指标
看涨-看跌平价是期权定价中的基本原理,建立了具有相同行权价和到期日的欧式看涨期权与看跌期权价格之间的精确数学关系。该关系表达为 C + PV(K) = P + S,其中 C 为看涨期权价格,P 为看跌期权价格,S 为当前股票价格,K 为行权价,PV(K) 为行权价的现值,确保期权市场保持高效并防止无风险套利机会。
数学基础
看涨-看跌平价关系源自无套利原则,即具有相同收益的两个投资组合必须具有相同的价格。考虑两个投资组合:投资组合A由一个看涨期权加上行权价现值组成,投资组合B由一个看跌期权加上当前股票组成。在到期时,无论股票价格如何,这两个组合的收益都相同,因此它们今天的价值也应相等。
市场效率与套利
看涨-看跌平价是市场效率的重要指标。当该关系成立时,说明期权相对于彼此及标的资产的定价是合理的。偏离平价通常表明市场效率低下、定价错误或存在交易成本、税收等市场摩擦。专业交易者会监控这些偏离,以识别可带来无风险利润的套利机会。
交易中的实际应用
交易者利用看涨-看跌平价进行多种操作:在某一期权流动性不足或不可用时计算缺失的期权价格,验证期权定价模型的准确性,构建合成头寸,以及识别定价错误的期权。该关系对需要保持头寸平衡的期权做市商和寻求市场低效套利机会的套利者尤为重要。

关键概念说明:

  • 欧式期权:看涨-看跌平价仅适用于只能在到期日行权的欧式期权
  • 无套利原则:防止高效市场中无风险利润的基础
  • 合成头寸:利用平价关系用不同工具创建等效头寸
  • 市场效率:平价失效表明潜在的市场低效或套利机会

看涨看跌平价计算器使用分步指南

  • 数据收集与输入
  • 计算方法
  • 结果解读
有效使用看涨-看跌平价计算器需要理解不同市场变量之间的关系及其对期权定价的影响。请按照以下系统方法确保计算准确并获得有意义的见解。
1. 收集市场数据
收集标的股票的当前市场价格、可用期权价格和相关市场参数。确保所有数据来自同一时点以保持一致性。对于无风险利率,使用与期权到期时间相匹配的国债或政府债券收益率。验证所分析的期权具有相同行权价和到期日,因为看涨-看跌平价仅适用于条件相同的期权。
2. 精确输入数据
以高精度输入当前股票价格和行权价,因为微小差异会显著影响计算结果。对于期权价格,使用买卖价差的中间价以获得最准确的市场价格。计算缺失期权价格时,请留空该字段并确保其他字段正确填写。无风险利率应以百分比输入(如2.5代表2.5%),到期时间以年为单位(如0.25代表3个月)。
3. 分析结果及其意义
查看计算出的期权价格,并与实际市场价格进行比较(如有)。检查平价校验,确保关系在合理范围内成立(需考虑交易成本)。如存在显著偏差,需调查潜在套利机会或市场低效。考虑分红、提前行权(美式期权)等可能影响关系的因素。
4. 将结果应用于交易决策
利用计算结果做出明智的交易决策。如果计算价格与市场价格差异显著,考虑买入被低估的期权或卖出被高估的期权。对于套利机会,评估交易成本、保证金要求和执行风险后再操作。可用结果构建合成头寸或验证期权定价模型的准确性。

常见计算场景:

  • 缺失看涨期权价格:仅有看跌期权价格时计算看涨期权价值
  • 缺失看跌期权价格:仅有看涨期权价格时确定看跌期权价值
  • 套利检测:识别期权价格违反看涨-看跌平价的情形
  • 合成头寸创建:利用平价关系用不同工具创建等效头寸

实际应用与交易策略

  • 套利交易
  • 风险管理
  • 投资组合构建
看涨-看跌平价计算不仅限于理论定价,还可用于实际交易应用,有助于提升投资组合表现并有效管理风险。
套利交易机会
当看涨-看跌平价被违反时,套利者可执行无风险交易以捕捉价格差。例如,若C + PV(K) > P + S,交易者可卖出看涨期权、买入看跌期权、买入股票并以无风险利率投资行权价。到期时,该头寸将获得等于初始差额的无风险利润。但由于市场高效,套利机会通常很小且持续时间短,需高效执行和低交易成本才能获利。
风险管理与对冲
看涨-看跌平价可用于构建复杂的对冲策略。交易者可用其他工具创建复制某一工具收益的合成头寸。例如,通过买入看涨期权和卖出看跌期权(行权价和到期日相同)可合成多头股票头寸。在某些市场条件下,这种方式比直接持有股票更具成本效益。同理,也可构建合成空头头寸用于对冲。
投资组合构建与优化
理解看涨-看跌平价有助于投资组合经理构建更高效的投资组合。通过识别定价错误的期权,管理者可降低投资组合成本或提升回报。该关系还可用于构建具有特定风险收益特征的期权价差和组合。对于机构投资者,平价计算是期权定价模型和风险评估系统的基础。

交易策略应用:

  • 箱体价差:利用不同行权价的四个期权实现无风险套利
  • 合成头寸:用不同工具创建等效头寸
  • 期权定价模型:验证Black-Scholes等模型的准确性
  • 做市商:在期权做市中保持头寸平衡

常见误区与进阶考量

  • 美式与欧式期权
  • 分红影响
  • 市场摩擦
虽然看涨-看跌平价为理解期权关系提供了有力框架,但为准确分析还需注意若干重要考量和常见误区。
美式与欧式期权:关键区别
看涨-看跌平价严格适用于只能在到期日行权的欧式期权。美式期权可提前行权,因提前行权溢价可能导致关系失效。对于美式期权,关系变为不等式:C + PV(K) ≥ P + S。对于不分红股票,美式看涨期权提前行权从不最优,但对于美式看跌期权或分红股票的看涨期权则可能最优。
分红影响与调整
分红对看涨-看跌平价关系有显著影响。对于分红股票,关系变为C + PV(K) = P + S + PV(D),其中PV(D)为预期分红的现值。分红会提升看跌期权价值、降低看涨期权价值,因为分红会降低预期未来股价。计算分红股票的平价关系时,需考虑分红。
市场摩擦与实际限制
实际交易中存在各种摩擦,可能阻碍完美套利:交易成本(买卖价差、佣金)、保证金要求、卖空限制和执行风险。这些因素在理论平价关系周围形成“无套利区间”。只有超出该区间的偏离才是真正的套利机会。此外,流动性约束和市场深度也会限制大额套利交易的执行能力。

进阶考量:

  • 提前行权溢价:美式期权因提前行权权利而具有的额外价值
  • 分红调整:对分红股票的平价计算进行修正
  • 交易成本:在套利计算中计入买卖价差和佣金
  • 流动性约束:市场深度限制套利执行

数学推导与高级分析

  • 公式推导
  • 统计分析
  • 风险指标
看涨-看跌平价的数学基础揭示了期权定价动态,并为复杂交易策略提供了高级分析方法。
看涨-看跌平价的数学推导
可通过无套利和投资组合复制原理推导看涨-看跌平价关系。考虑两个投资组合:A(多头看涨期权+无风险债券)和B(多头看跌期权+多头股票)。到期时,两者收益均为max(S-K, 0) + K = max(K-S, 0) + S。既然未来价值相同,则现值也应相等:C + PV(K) = P + S。该推导假设市场无摩擦、无套利且为欧式期权。
平价偏离的统计分析
对看涨-看跌平价偏离的实证研究揭示了重要的市场动态。偏离在高波动、低流动性或市场压力期间更大。统计分析可识别系统性偏差,提示市场低效或结构性问题。交易者可用历史数据估算偏离的典型规模和持续时间,帮助区分真正的套利机会与正常市场噪音。
风险指标与绩效分析
看涨-看跌平价的高级应用包括风险度量和绩效归因。该关系有助于将期权收益分解为内在价值、时间价值和波动率成分。风险管理者利用平价关系计算期权希腊值并评估投资组合风险敞口。绩效分析师可用平价偏离作为市场效率和交易机会质量的指标。

高级数学概念:

  • 投资组合复制:用不同工具创建等效收益
  • 无套利原则:所有衍生品定价的基础假设
  • 现值计算:期权定价中的货币时间价值考量
  • 风险中性定价:期权定价模型的理论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