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M317 稳压器计算器

使用 LM317 集成电路设计可调稳压电路。计算电阻值、功耗和效率。

LM317 是一种流行的可调稳压器,可提供 1.25V 至 37V 的稳定输出电压。本计算器帮助您设计具有合适电阻值和热管理的电路。

示例

点击任一示例将其加载到计算器。

标准 5V 电源

标准 5V 电源

常见的 5V 电源,12V 输入,适中电流。

输入电压: 12 V

输出电压: 5 V

负载电流: 0.5 A

基准电压: 1.25 V

R1 电阻值: 240 Ω

低电压电源 (3.3V)

低电压电源 (3.3V)

为数字电路提供 3.3V 电源,输入为 9V。

输入电压: 9 V

输出电压: 3.3 V

负载电流: 0.3 A

基准电压: 1.25 V

R1 电阻值: 240 Ω

大电流电源 (1A)

大电流电源 (1A)

高电流 12V 电源,需要良好散热。

输入电压: 18 V

输出电压: 12 V

负载电流: 1 A

基准电压: 1.25 V

R1 电阻值: 240 Ω

精密电源 (2.5V)

精密电源 (2.5V)

低电流高精度 2.5V 参考电源。

输入电压: 8 V

输出电压: 2.5 V

负载电流: 0.1 A

基准电压: 1.25 V

R1 电阻值: 120 Ω

其他标题
理解 LM317 稳压器计算器:全面指南
掌握 LM317 集成电路可调稳压电路的设计与实现。了解电压调节原理、热管理和电路优化。

什么是 LM317 稳压器?

  • 基本原理
  • 主要特性
  • 应用场景
LM317 是一种三端可调正电压稳压器,可在 1.25V 至 37V 输出范围内提供超过 1.5A 的输出电流。它是电子领域最受欢迎和多功能的稳压器之一,具有优异的线性和负载调节、热过载保护和短路保护。LM317 只需两个外部电阻即可设定输出电压,适用于简单和复杂的电源设计。
LM317 的工作原理
LM317 作为串联调整型稳压器工作,内部调整管控制输入与输出之间的电压降。稳压器在输出端与调整端之间保持恒定的 1.25V 基准电压。通过在输出和调整端之间连接分压器(R1 和 R2),可设定高于 1.25V 的任意输出电压。输出电压公式为 Vout = Vref × (1 + R2/R1),其中 Vref 通常为 1.25V。
LM317 的主要优势
与固定电压稳压器相比,LM317 具有多项优势。它可调输出电压范围为 1.25V 至 37V,优异的线性调节(典型值 0.01%/V)、良好的负载调节(典型值 0.1%)、热过载保护。器件结温超过 150°C 时会自动关闭,保护稳压器和负载。此外,LM317 还具备短路保护和安全工作区保护。
常见应用
LM317 几乎应用于所有电子领域。常见于台式电源、充电器、音频放大器、微控制器电源和工业控制系统。因其简单可靠,尤其受教育和原型开发领域欢迎。对于高精度应用,LM317 可配置为恒流源,或与精密电阻配合用作高精度电压参考。

LM317 规格:

  • 输出电压范围:1.25V 至 37V
  • 输出电流:最大 1.5A 持续输出
  • 线性调节:典型值 0.01%/V
  • 负载调节:典型值 0.1%
  • 基准电压:1.25V ±4%
  • 压差电压:最大 3V

LM317 计算器使用分步指南

  • 电路需求
  • 元件选择
  • 热管理
设计 LM317 电路需仔细考虑电压需求、电流需求、热管理和元件选择。本分步指南帮助您创建可靠高效的稳压电路。
1. 确定电压需求
首先确定输入和输出电压需求。输入电压必须至少比所需输出电压高 3V,以确保正常稳压。例如,若需 5V 输出,输入电压至少为 8V。考虑输入源的电压波动——若使用未稳压电源,输入电压可能随负载和线路条件大幅变化。始终按最坏情况设计。
2. 计算负载电流需求
确定负载最大电流。LM317 可提供最高 1.5A,但高电流时功耗成为关键。用 P = (Vin - Vout) × Iload 计算功耗。例如,12V 输入、5V 输出、1A 负载时,功耗为 7W。需良好散热以保持结温低于 150°C。
3. 选择电阻值
先选 R1——常用值为 120Ω、240Ω 或 1.2kΩ。较小值有更好调节性,但分压器功耗更大。用公式 R2 = R1 × (Vout/Vref - 1) 计算 R2。例如,5V 输出、R1 = 240Ω、Vref = 1.25V 时,R2 = 240 × (5/1.25 - 1) = 720Ω。选用最接近的标准电阻。
4. 考虑热管理
LM317 的功耗会产生热量,需及时散热。用 RθJA = (Tjmax - 环境温度) / P 计算所需热阻,其中 Tjmax 为 150°C。例如,功耗 7W、环境 25°C 时,需 RθJA < 17.9°C/W。大多数 LM317 封装的 RθJA 约为 50°C/W,因此电流大于 100mA 时通常需加散热片。

功耗示例:

  • 5V 由 12V 提供,0.5A:P = (12-5) × 0.5 = 3.5W
  • 3.3V 由 9V 提供,0.3A:P = (9-3.3) × 0.3 = 1.71W
  • 12V 由 18V 提供,1A:P = (18-12) × 1 = 6W
  • 2.5V 由 8V 提供,0.1A:P = (8-2.5) × 0.1 = 0.55W

实际应用与电路变体

  • 电源设计
  • 恒流源配置
  • 高级应用
LM317 的多功能性使其适用于除简单稳压外的多种应用。了解这些变体可帮助您设计更复杂高效的电路。
台式电源设计
LM317 非常适合台式电源,因其可调输出和保护功能。典型台式电源包括变压器、整流桥、滤波电容和 LM317 电路。R2 采用电位器可实现连续可调输出。为稳定和瞬态响应,输出端加 1-10μF 电容。若需双电源,可与 LM337(负稳压器)配合使用。
恒流源配置
通过在输出和调整端之间串联一个电阻,LM317 可配置为恒流源。电流公式为 I = Vref/R,其中 R 为设定电流的电阻。例如 R = 1.25Ω 时,电流为 1A。该配置适用于 LED 驱动、电池充电和精密电流源。只要在稳压器能力范围内,电流不随负载变化。
大电流应用
对于大于 1.5A 的电流,可用外部调整管与 LM317 配合。LM317 提供控制电压,外部管承载大电流。该配置保持 LM317 的调节特性并扩展电流能力。LM317 和外部管均需良好散热。

电路变体:

  • 可调稳压器:标准 R1、R2 配置
  • 固定电压稳压器:用固定电阻获得特定输出
  • 恒流源:输出与调整端间串联单电阻
  • 大电流稳压器:外部调整管,电流 >1.5A
  • 双电源:LM317 + LM337 实现正负电源
  • 精密参考:高精度电阻实现低噪声配置

常见设计错误与最佳实践

  • 热管理
  • 元件选择
  • 布局注意事项
成功的 LM317 电路设计需关注细节并了解常见陷阱。遵循最佳实践可确保可靠运行和长期性能。
散热不足
最常见的错误是热管理不足。LM317 在输入输出电压差大时会产生大量热量。始终计算功耗并选择合适散热片。散热片与稳压器之间加导热硅脂可提升导热性。大功率应用建议用开关型稳压器或多稳压器并联。
输入滤波不良
LM317 需干净输入电压以获得最佳性能。输入端应加电容(通常 0.1μF 陶瓷和 1-10μF 电解)靠近稳压器。输入电容可降低高频噪声并为负载瞬态提供能量。无适当输入滤波,稳压器可能振荡或稳压性能差。
电阻选择不当
电阻选择影响精度和稳定性。高精度应用选用 1% 或更高精度电阻。避免使用过高阻值(>10kΩ),否则电路易受噪声和漏电流影响。可调电路建议用高品质低温漂电位器。

最佳实践:

  • 为稳定性输入输出端均加电容
  • 功耗大于 1W 时加散热片
  • 布线要短,接地要良好
  • 选择合适精度和功率的电阻
  • 考虑温度对元件值的影响
  • 在最坏条件下测试电路

数学推导与高级分析

  • 电压调节理论
  • 效率计算
  • 热分析
理解 LM317 电路的数学关系有助于精确设计和优化。计算涉及电压调节理论、功耗分析和热管理。
电压调节公式推导
输出电压公式 Vout = Vref × (1 + R2/R1) 源自分压原理。LM317 保持输出与调整端间 Vref。R1 上电压为 Vref,电流 I = Vref/R1。该电流流经 R2,产生 Vref × R2/R1 的电压降。总输出电压为 Vref + Vref × R2/R1 = Vref × (1 + R2/R1)。该关系使得仅用简单电阻即可精确设定输出电压。
功耗与效率分析
LM317 的功耗 P = (Vin - Vout) × Iload。效率 η = (Vout × Iload) / (Vin × Iload) = Vout/Vin。例如 12V 输入、5V 输出时,效率为 41.7%。低效率是线性稳压器的主要缺点。高效率应用建议用开关型稳压器。但线性稳压器在噪声、简单性和成本方面对低功率应用有优势。
热阻与散热片选择
热分析对可靠运行至关重要。结温 Tj = 环境温度 + P × RθJA,其中 RθJA 为结到环境的热阻。为安全运行,Tj 必须低于 150°C。所需散热片热阻 RθHS = (Tjmax - 环境温度)/P - RθJC - RθCS,其中 RθJC 为结到壳体热阻,RθCS 为壳体到散热片热阻。

高级计算:

  • 线性调节:ΔVout/ΔVin = 典型值 0.01%/V
  • 负载调节:ΔVout/ΔIload = 典型值 0.1%
  • 热阻:RθJA = (Tj - Ta)/P
  • 效率:η = Vout/Vin × 100%
  • 功耗:P = (Vin - Vout) × Iload
  • 最小输入电压:Vin(min) = Vout + 3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