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弦定理计算器

适用于任意三角形的通用工具,突破直角三角形限制。

本计算器适用于边-角-边(SAS)或边-边-边(SSS)情况,帮助您确定未知量。

实用示例

探索常见场景,了解余弦定理的应用。

已知两边及夹角求第三边(SAS)

已知两边及夹角求第三边(SAS)

已知两边及其夹角,求第三边。

边A: 5

边B: 7

角C: 45

已知三边求角(SSS)

已知三边求角(SSS)

已知三角形三边,求其中一个角。

边A: 8

边B: 6

边C: 10

钝角三角形求最长边(SAS)

钝角三角形求最长边(SAS)

已知钝角三角形的两边及夹角,求最长边。

边A: 10

边B: 12

角C: 120

等腰三角形求顶角(SSS)

等腰三角形求顶角(SSS)

已知等腰三角形三边,求顶角。

边A: 9

边B: 9

边C: 6

其他标题
理解余弦定理:全面指南
深入探讨余弦法则的应用与数学原理。

什么是余弦定理?

  • 毕达哥拉斯定理的推广
  • 适用于所有三角形,不仅限于直角三角形
  • 将边长与角的余弦联系起来
余弦定理是三角学中的基本定理,描述了三角形边长与其中一个角的余弦之间的关系。对于任意三角形,设三边长为a、b、c,角C对边c,则有:
c² = a² + b² - 2ab cos(C)
该公式可变形用于求任意边或角,是非常实用的工具。主要适用于两种情况:已知两边及夹角(SAS)或已知三边(SSS)。

计算器使用步骤详解

  • 选择正确的计算模式
  • 正确输入已知数值
  • 理解计算结果
1. 求未知边(SAS):
选择“求边长(SAS)”模式,输入两条边(如a和b)及其夹角(角C)。计算器将使用公式c² = a² + b² - 2ab cos(C)求解第三边c。
2. 求未知角(SSS):
选择“求角度(SSS)”模式,输入三条边(a、b、c)。计算器会先验证三边能否构成三角形(满足三角不等式),然后变形公式求角,如角C:C = arccos((a² + b² - c²) / 2ab)。

余弦定理的实际应用

  • 测量与土地勘测
  • 导航与天文学
  • 工程与物理
余弦定理不仅是学术理论,在实际中也有广泛应用。
测量:
测量人员在无法直接测量两点距离时,可通过第三点分别测量到两点的距离及夹角,利用余弦定理求解未知距离。
导航:
飞行员和水手在处理向量、风/流影响时,常用余弦定理确定目的地距离和方位。

常见误区与要点

  • 余弦定理与正弦定理的区别
  • 正弦定理的多解性
  • 单位与精度
正弦定理的多解性:
与正弦定理不同,余弦定理没有“多解”问题。用SSS情况求角时,arccos函数总返回0°到180°之间唯一的角,能正确区分锐角和钝角。
单位:
请确保所有边长单位一致。计算器假定角度输入和输出均为度。

数学推导与证明

  • 坐标几何法证明
  • 与向量点积的关系
  • 与毕达哥拉斯定理的联系
余弦定理可通过将三角形放置在直角坐标系中推导。设C点在原点(0,0),边b在x轴上,A点坐标为(b,0),B点坐标为(a cosC, a sinC)。
边c为A、B两点间距离。用距离公式得:c² = (a cosC - b)² + (a sinC - 0)²。展开并利用sin²C + cos²C = 1,最终得到余弦定理:c² = a² + b² - 2ab co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