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特朗箱子悖论计算器

计算条件概率

通过计算在第一次抽到金球的前提下,第二次抽到金球的概率,解决著名的贝特朗箱子悖论。选择场景并运行模拟,理解这个反直觉的概率问题。

示例场景

探索贝特朗箱子悖论的不同配置

原始贝特朗悖论

经典

展示条件概率反直觉特性的经典三箱场景

场景: classic

箱子1: 2-0

箱子2: 1-1

箱子3: 0-2

模拟次数: 100000

对称配置

对称配置

三个箱子球数相等但金银比例不同

场景: custom

箱子1: 3-0

箱子2: 2-1

箱子3: 1-2

模拟次数: 50000

扩展箱子问题

扩展箱子问题

用更多球测试悖论的大样本情形

场景: custom

箱子1: 4-0

箱子2: 2-2

箱子3: 0-4

模拟次数: 200000

极简悖论

极简悖论

最简单但仍能体现悖论效应的版本

场景: custom

箱子1: 2-0

箱子2: 1-0

箱子3: 0-1

模拟次数: 75000

其他标题
理解贝特朗箱子悖论:全面指南
通过这个著名的数学悖论掌握条件概率

什么是贝特朗箱子悖论?

  • 悖论的起源
  • 数学基础
  • 为何反直觉
贝特朗箱子悖论最早由约瑟夫·贝特朗于1889年提出,是概率论中的经典问题,展示了我们对条件概率的直觉可能是错误的。悖论涉及三个箱子,每个箱子中金球和银球的配置不同,问题是:在第一次抽到金球的前提下,第二次抽到金球的概率是多少?
经典设置
在最初的设定中,有三个箱子:箱子1有两个金球,箱子2有一个金球和一个银球,箱子3有两个银球。随机选择一个箱子并抽取一个球。如果第一次抽到的是金球,那么同一个箱子里第二次抽到金球的概率是多少?
许多人最初认为答案是1/2(50%),因为他们认为既然抽到的是金球,那只可能来自箱子1或箱子2(箱子3被排除),这两种情况看似等可能,因此第二次抽到金球的概率是50%。

经典箱子配置

  • 箱子1:GG(2个金球)
  • 箱子2:GS(1金1银)
  • 箱子3:SS(2个银球)

悖论求解分步指南

  • 应用贝叶斯定理
  • 条件概率计算
  • 常见误区
正确的数学方法
关键在于,并非所有金球被抽到的概率是一样的。箱子1有两个金球,所以有两种方式抽到金球,而箱子2只有一个金球,因此只有一种方式。这意味着在抽到金球的前提下,来自箱子1的概率是箱子2的两倍。
利用贝叶斯定理可以计算:P(箱子1|抽到金球) = P(金球|箱子1) × P(箱子1) / P(金球)。每个箱子被选中的概率都是1/3,从箱子1抽到金球的概率是1,从箱子2是1/2,从箱子3是0,所以:
P(金球) = (1/3 × 1) + (1/3 × 1/2) + (1/3 × 0) = 1/3 + 1/6 = 1/2
因此:P(箱子1|金球) = (1 × 1/3) / (1/2) = 2/3,P(箱子2|金球) = (1/2 × 1/3) / (1/2) = 1/3
由于如果在箱子1,第二个球一定是金球;如果在箱子2,第二个球一定是银球,所以第二次抽到金球的概率是2/3 × 1 + 1/3 × 0 = 2/3,约为66.67%。

关键概率结果

  • P(第二次抽到金球) = 2/3 ≈ 66.67%
  • P(箱子1|抽到金球) = 2/3
  • P(箱子2|抽到金球) = 1/3

贝特朗悖论的实际应用

  • 医学诊断与检测
  • 制造业质量控制
  • 金融风险评估
医学应用
贝特朗悖论背后的原理在医学诊断中至关重要。当患者检测为阳性时,实际患病的概率不仅取决于检测准确率,还取决于疾病在群体中的流行率。这与抽到金球来自哪个箱子的概率完全类似。
质量控制
在制造业中,发现有缺陷产品时,判断其来自哪条生产线需要类似的条件概率推理。如果不同生产线的缺陷率不同,那么缺陷率高的生产线更可能是缺陷品的来源。
该悖论也出现在机器学习和数据科学中,尤其是在分类问题中,需要理解在观察到特征后类别的后验概率。

实际应用

  • 疾病诊断与阳性检测
  • 制造业缺陷源识别
  • 机器学习中的分类算法

常见误区与正确方法

  • 等概率谬误
  • 先验信息的重要性
  • 蒙特卡洛验证
为何直觉会出错
最常见的错误是假设箱子1和箱子2作为金球来源的概率相等。这个等概率假设忽略了箱子1的金球数量是箱子2的两倍,因此随机抽到金球时更可能来自箱子1。
另一个误区是把问题当作在两个剩余箱子之间做50-50选择。关键在于我们不是在选择箱子,而是在根据证据(金球)更新对抽取箱子的判断。
模拟验证
蒙特卡洛模拟是验证理论结果的极好方法。通过成千上万次随机选择箱子、抽球并记录结果,可以经验性地证明概率会收敛到2/3而不是1/2。

理论与直觉

  • 理论概率:66.67%
  • 模拟结果通常:66.5% - 66.8%
  • 直觉(错误)答案:50%

数学推导与进阶示例

  • 贝叶斯定理的正式应用
  • 广义箱子配置
  • 与其他悖论的联系
正式的数学处理
我们正式定义事件:令B₁、B₂、B₃分别表示选择了箱子1、2、3,G表示抽到金球。我们要求的是P(第二次抽到金球|G)。
利用全概率公式:P(G) = P(G|B₁)P(B₁) + P(G|B₂)P(B₂) + P(G|B₃)P(B₃) = 1·(1/3) + (1/2)·(1/3) + 0·(1/3) = 1/2
根据贝叶斯定理:P(B₁|G) = P(G|B₁)P(B₁)/P(G) = (1·1/3)/(1/2) = 2/3,P(B₂|G) = P(G|B₂)P(B₂)/P(G) = (1/2·1/3)/(1/2) = 1/3
n箱子的广义情形
该悖论可以扩展到任意数量和配置的箱子。核心原则不变:金球多的箱子作为金球来源的概率更高,且与金球数量成正比。
对于n个箱子,第i个箱子有gᵢ个金球和sᵢ个银球,若观察到金球,来自第j个箱子的概率为:P(Bⱼ|G) = gⱼ / Σᵢ₌₁ⁿ gᵢ

数学公式

  • P(B₁|G) = 2/3(贝叶斯定理)
  • P(B₂|G) = 1/3(贝叶斯定理)
  • 通用公式:P(Bⱼ|G) = gⱼ / Σg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