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Rank检验计算器

高级统计检验

比较两组独立样本的生存分布。

实际案例

使用这些示例了解Log-Rank检验计算器的用法。

新药与安慰剂对比

临床试验

比较新型抗癌药与安慰剂患者的生存时间(月)。

组1:

6 1
7 1
10 1
15 0
16 1
20 0
22 1

组2:

8 1
9 0
11 1
12 1
18 0
25 1
30 0

部件可靠性

工程学

比较两种机械部件的失效时间(小时)。

组1:

150 1
200 1
250 0
300 1
350 0

组2:

175 1
225 1
275 1
325 0
400 1

客户流失分析

商业分析

比较两种定价方案下客户的订阅持续时间(天)。

组1:

30 1
60 1
90 0
120 1
180 0
200 1

组2:

45 1
75 0
100 1
150 1
190 0
210 0

术后恢复对比

医学研究

比较两种手术方式下患者的恢复时间(天)。

组1:

5 1
7 1
8 0
10 1
12 0

组2:

6 1
9 1
11 1
14 0
15 0
其他标题
理解Log-Rank检验:全面指南
深入了解统计分析中生存分布的比较。

什么是Log-Rank检验?

  • 生存分析的核心概念
  • 假设检验的作用
  • 检验的主要假设
Log-Rank检验是一种非参数假设检验方法,用于比较两组或多组的生存分布。它在临床试验、医学研究和可靠性工程中尤为有用,可判断不同干预、治疗或条件下事件发生时间的分布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事件’可以是死亡、疾病复发、部件失效或其他二元结局。
生存分析的核心概念
生存分析关注事件发生所需的时间。其一个关键特征是‘删失’。当研究结束时事件尚未发生,或受试者失访时,就会出现删失。Log-Rank检验能够正确处理删失数据。
假设检验的作用
与其他假设检验类似,Log-Rank检验以零假设(H₀)和备择假设(H₁)为基础。零假设认为各组生存分布无差异,备择假设则认为存在差异。检验会计算p值,帮助判断是否拒绝零假设。
检验的主要假设
Log-Rank检验的主要假设是两组的风险比在整个随访期间保持恒定。如果生存曲线交叉,则该假设可能不成立,此时Wilcoxon检验等方法可能更合适。此外,还假设删失是非信息性的,即删失原因与事件无关。

Log-Rank检验计算器使用步骤

  • 数据准备与输入
  • 执行计算
  • 结果解读
数据准备与输入
每组数据需按特定格式输入:每行包含一个时间值和一个状态值,用空格分隔。时间值表示事件或删失发生的天数、月数等,状态值为1表示事件发生,0表示删失。
执行计算
将数据分别输入组1和组2的文本框后,点击“计算”按钮。计算器会处理数据,为每个事件时间构建列联表,并计算最终统计量。
结果解读
计算器会输出三个关键结果:卡方(χ²)统计量、自由度(df)和p值。卡方值是根据实际和期望事件数计算的检验统计量。p值表示在零假设为真的情况下,观察到当前或更极端数据的概率。较小的p值(通常<0.05)表明可以拒绝零假设,说明生存曲线间存在显著差异。

数学推导与示例

  • 列联表的构建
  • 实际与期望事件数的计算
  • Log-Rank检验统计量公式
列联表的构建
对于每一个不同的事件时间,都会构建一个2x2列联表,统计每组在该时间点的事件数(如死亡)和风险人数。
实际与期望事件数的计算
检验将每组的实际事件数与在零假设下的期望事件数进行比较。某组在某一时刻的期望事件数计算公式为:(该时刻总事件数)×(该组风险人数)/(总风险人数)。
Log-Rank检验统计量公式
Log-Rank统计量通过对所有事件时间的(实际-期望)值求和、平方后除以方差和得到。公式简述为:χ² = (Σ(O₁ᵢ - E₁ᵢ))² / Σ(Vᵢ),其中O₁ᵢ为组1在第i时刻的实际事件数,E₁ᵢ为期望事件数,Vᵢ为该时刻的超几何分布方差。结果近似服从自由度为1的卡方分布(两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