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式回归

回归与预测模型

输入数据点和所需的多项式次数以计算回归方程。

实用示例

探索不同场景,了解多项式回归计算器的工作方式。

二次拟合(次数 2)

二次型

简单的二次关系,常见于物理中的抛体运动。

次数: 2

数据点: 0,1; 1,2.5; 2,5; 3,8.5; 4,13

三次拟合(次数 3)

三次型

用于建模更复杂的曲线,如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

次数: 3

数据点: -2,-10; -1,0; 0,2; 1,4; 2,18

高次拟合(次数 4)

高次型

拟合更波动的数据集,如人口随时间的增长。

次数: 4

数据点: 1,3; 2,5; 3,4; 4,6; 5,8; 6,7

简单线性拟合(次数 1)

线性型

基本的线性趋势。结果应为直线方程。

次数: 1

数据点: 1,2; 2,4.1; 3,5.9; 4,8.2; 5,10

其他标题
理解多项式回归:全面指南
深入了解多项式回归、其应用及背后的数学原理。

什么是多项式回归?

  • 从线性到多项式
  • 核心概念
  • 为何使用?
多项式回归是一种回归分析方法,其中自变量 x 与因变量 y 之间的关系被建模为 x 的 n 次多项式。线性回归用直线拟合数据,而多项式回归可以通过创建曲线来拟合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
多项式方程
n 次多项式方程的一般形式为:y = a₀ + a₁x + a₂x² + ... + aₙxⁿ。回归的目标是找到最优的系数(a₀, a₁, ..., aₙ),使预测值与实际 y 值之间的误差最小。

计算器使用分步指南

  • 输入你的数据
  • 选择合适的次数
  • 解读结果
1. 输入数据点
将 (x, y) 坐标对输入到“数据点”文本区域。每对应单独一行(如 '1, 5'),或用分号分隔('1, 5; 2, 8')。确保数据干净且格式正确。
2. 选择多项式次数
选择你想拟合的多项式次数。1 表示线性拟合,2 表示二次拟合。更高次数可拟合更复杂的曲线。注意次数过高可能导致过拟合。
3. 进行预测
可选,在预测字段中输入 x 值,根据所得方程计算对应的 y。
4. 分析输出
计算器会给出回归方程、R²值和预测的 y 值。R²(0 到 1)表示模型对数据的拟合优度。

实际应用场景

  • 经济与金融
  • 工程与物理
  • 生物与环境科学
多项式回归广泛应用于各领域,用于建模非线性现象。
示例:
  • 增长率: 建模不遵循线性趋势的人口、投资或疾病增长。
  • 材料科学: 分析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
  • 市场分析: 预测呈周期性或曲线趋势的股价或销售趋势。

常见陷阱与最佳实践

  • 过拟合的风险
  • 选择最佳次数
  • 外推风险
过拟合
多项式次数过高会导致过拟合。模型会完美拟合训练数据,但无法推广到新数据。R² 可能很高,但模型并不实用。通常应选择能充分描述数据的最简单模型(最低次数)。
外推
当对远离原始数据范围的 x 值进行预测时要小心。多项式模型在外推时可能表现异常并产生不现实的结果。

数学推导

  • 最小二乘法
  • 构建方程组
  • 求解系数
最小二乘法
多项式回归使用最小二乘法来求解系数。该方法最小化残差平方和(观测值与模型预测值之差的平方和)。误差函数 S 为:S = Σ(yᵢ - (a₀ + a₁xᵢ + ... + aₙxᵢⁿ))²
正规方程
为最小化 S,对每个系数(a₀, a₁, ..., aₙ)分别求偏导并令其为零。这样得到 (n+1) 个线性方程,称为正规方程。可用矩阵形式表示为 (XᵀX)A = XᵀY,其中 X 为 x 值的范德蒙矩阵,Y 为 y 值向量,A 为待求系数向量。计算器通过求解该方程组获得最佳拟合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