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hen's d 计算器

集中趋势与离散度测量

输入两组的均值、标准差和样本量,计算 Cohen's d。

组 1 数据
组 2 数据
示例

通过这些示例了解计算器的用法。

教育干预研究

示例

比较采用新教学方法的学生(组 1)与对照组(组 2)的考试成绩。

组 1: 均值 85, 标准差 10, 样本量 30

组 2: 均值 80, 标准差 9, 样本量 30

医学治疗试验

示例

评估新药(组 1)在降低血压方面相较于安慰剂(组 2)的有效性。

组 1: 均值 120, 标准差 15, 样本量 50

组 2: 均值 130, 标准差 16, 样本量 50

心理学实验

示例

评估摄入咖啡因组(组 1)与未摄入组(组 2)反应时间的差异。

组 1: 均值 450, 标准差 50, 样本量 25

组 2: 均值 500, 标准差 55, 样本量 25

市场营销 A/B 测试

示例

比较两种不同网站布局(组 1 与组 2)下的平均购买金额。

组 1: 均值 75.50, 标准差 20, 样本量 100

组 2: 均值 70.25, 标准差 18, 样本量 100

其他标题
理解 Cohen's d:全面指南
深入了解效应量、其计算、解释及在统计分析中的重要性。

什么是 Cohen's d?

  • 定义效应量
  • Cohen's d 与 p 值的区别
  • 标准化的概念
Cohen's d 是一种效应量指标,用于量化两组之间差异的大小。与显著性检验(如 p 值)只告诉你是否存在效应不同,Cohen's d 告诉你效应有多大。它通过合并标准差对两组均值的差异进行标准化。
为什么重要?
统计显著性结果并不总是具有实际意义。非常大的样本量可能会对微小差异产生显著的 p 值。Cohen's d 提供了实际意义的衡量,帮助研究者理解其发现的现实重要性。

Cohen's d 计算器使用步骤指南

  • 输入组数据
  • 执行计算
  • 解释结果
使用本计算器非常简单。您需要为每组提供三个关键统计量:
  • 均值 (M):该组的平均值。
  • 标准差 (s):该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 样本量 (n):该组的参与者或观测数量。
计算与解释
输入这六个值并点击“计算”后,工具会计算 Cohen's d、合并标准差,并给出效应量的定性解释(如小、中、大)。

Cohen's d 的实际应用

  • 在心理学和社会科学中的应用
  • 在医学和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 在教育和学习中的应用
Cohen's d 广泛应用于各领域,用于评估干预措施的有效性。
应用示例
教育研究者可以用 Cohen's d 判断新教学方法(组 1)是否比传统方法(组 2)在考试成绩上有实际意义的提升。d 值为 0.5 表示中等、可察觉的效应。

常见误区与正确方法

  • 将效应量与显著性混淆
  • 忽视前提假设
  • 过度依赖通用阈值
常见错误是将 Cohen's d 的阈值(0.2、0.5、0.8)当作严格标准。研究背景非常重要。在医学研究中,“小”效应也可能意义重大。同时要确保数据满足 t 检验的前提(如正态性和方差齐性),因为 Cohen's d 常与 t 检验一起使用。

数学推导与示例

  • Cohen's d 的公式
  • 合并标准差的计算
  • 计算实例
两独立样本的 Cohen's d 公式为:
d = (M₁ - M₂) / s_pooled
其中 M₁ 和 M₂ 为两组均值。合并标准差(s_pooled)计算公式:
s_pooled = √(((n₁-1)s₁² + (n₂-1)s₂²) / (n₁ + n₂ - 2))
该公式将两组的方差合并,得到对总体方差更稳健的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