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惠特尼 U 检验计算器

假设检验与统计推断

一种非参数检验方法,用于判断两组独立样本是否来自同一分布。

示例

探索曼-惠特尼 U 检验的一些常见场景。

新药疗效

医学研究

比较服用新药与安慰剂患者的恢复时间(天数)

样本A: 6, 7, 7, 8, 9, 10, 11

样本B: 8, 9, 9, 10, 11, 12, 12

教学方法比较

教育研究

比较采用两种不同教学方法的学生考试成绩。

样本A: 88, 72, 94, 65, 80, 75

样本B: 91, 85, 79, 97, 88

网站转化率

A/B 测试

比较两种网站布局(A 和 B)每日注册人数。

样本A: 25, 30, 32, 28, 40, 35

样本B: 18, 22, 25, 20, 15, 21

作物产量分析

农业科学

比较两种不同肥料的产量(千克)。

样本A: 150, 155, 160, 148, 152

样本B: 162, 165, 158, 170, 163, 159

其他标题
理解曼-惠特尼 U 检验:全面指南
深入了解这一强大非参数统计检验的概念、应用与数学原理。

什么是曼-惠特尼 U 检验?

  • 核心概念:比较分布而非均值
  • 为何使用非参数检验?
  • 原假设与备择假设解释
曼-惠特尼 U 检验(又称 Wilcoxon 秩和检验)是一种非参数统计方法,用于判断两组独立样本是否来自同一总体(即分布是否相同)。与参数检验 t 检验不同,它不要求数据服从正态分布。这使其在处理偏态数据或小样本时非常有用和稳健。
核心概念:比较分布而非均值
曼-惠特尼 U 检验的关键思想是使用秩而非原始数据。将两组样本数据合并、排序并从小到大赋秩。检验一组的秩是否系统性高于或低于另一组。如果秩和存在显著差异,则推断两组分布不同。
为何使用非参数检验?
参数检验如 t 检验依赖严格假设,尤其是正态分布。当这些假设不成立时,参数检验结果可能误导。曼-惠特尼 U 检验适用于:1. 顺序型数据(如满意度评分 1-5);2. 非正态分布的连续数据;3. 小样本且正态性难以检验。

曼-惠特尼 U 检验计算器使用步骤

  • 输入您的数据
  • 选择显著性水平 (α)
  • 结果解读:U、Z 和 P 值
1. 输入您的数据
在‘样本A数据’和‘样本B数据’栏中输入两组独立观测值。可用逗号、空格或换行分隔数字。请勿混淆两组数据。
2. 选择显著性水平 (α)
显著性水平α表示统计显著性的阈值,是原假设为真时拒绝原假设的概率。常用α为0.05(5%)。若计算得出的p值小于α,则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3. 选择备择假设
您需指定检验方向。‘双尾’检验检测两组是否有差异。‘右尾’(A组 > B组)检验A组是否显著大于B组。‘左尾’(B组 > A组)检验B组是否显著大于A组。
4. 结果解读
计算器输出U统计量、Z分数(大样本时)和p值。最重要的是p值。将p值与α比较:若p < α,拒绝原假设,认为有显著差异;若p ≥ α,未能拒绝原假设。

曼-惠特尼 U 检验的实际应用

  • 医学与临床试验
  • 心理学与社会科学
  • 商业与A/B测试
该检验方法因其灵活性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示例:医学研究
研究者想比较新止痛药与标准药物的效果。测量患者治疗后的疼痛评分(1-10分)。由于疼痛评分为顺序型且可能不服从正态分布,曼-惠特尼 U 检验是判断两药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的理想工具。
示例:A/B 测试
市场团队测试两种网站落地页(A和B),以比较用户停留时间。由于停留时间常常偏态分布(大多数用户很快离开,少数停留很久),曼-惠特尼 U 检验可判断哪一页面的停留时间更长且不受极端值影响。

数学推导与公式

  • 数据排序
  • U 统计量计算
  • 正态近似(Z 分数)
U 统计量基于合并数据的秩计算。
1. 排序步骤
将两组样本(n1 和 n2)合并,按升序排列。赋秩时从1开始,遇到重复值取平均秩。例如第3和第4个值相同,则都赋秩(3+4)/2=3.5。
2. U 统计量公式
R1为样本1秩和,R2为样本2秩和。计算两个U值:U1 = n1n2 + (n1(n1 + 1))/2 - R1,U2 = n1n2 + (n2(n2 + 1))/2 - R2。U统计量取两者较小值:U = min(U1, U2)。
3. 正态近似(大样本时)
当样本量较大(如n1>20或n2>20)时,U统计量近似服从正态分布。Z分数计算公式:Z = (U - μᵤ) / σᵤ,其中均值μᵤ = (n1 n2) / 2,标准差σᵤ = sqrt((n1 n2 * (n1 + n2 + 1)) / 12)。p值由Z分数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