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态近似计算器

使用正态分布近似二项概率。

输入试验次数、成功概率和成功次数,使用正态近似计算二项概率。该工具适用于样本量较大的情况,直接计算二项分布较为繁琐。

示例

通过实际场景了解如何使用计算器。

公平硬币抛掷

抛硬币

计算抛掷一枚公平硬币100次,恰好出现55次正面的概率。

n: 100, p: 0.5

x: 55

类型: P(X = x)

不合格产品

质量控制

某工厂生产的灯泡不良率为3%。在500个样品中,最多有20个不合格品的概率是多少?

n: 500, p: 0.03

x: 20

类型: P(X ≤ x)

选民支持率

选举调查

在一次选举中,某候选人支持率为52%。在对1000名选民的调查中,超过540人支持该候选人的概率是多少?

n: 1000, p: 0.52

x: 540

类型: P(X > x)

通过考试

考试成绩

在一份有120道四选一题目的选择题考试中,学生每题都猜答案。答对25到35题的概率是多少?

n: 120, p: 0.25

x: 25, x₂: 35

类型: P(x ≤ X ≤ x₂)

其他标题
正态近似计算器详解:全面指南
学习如何用正态分布近似二项分布概率的理论与应用。

什么是二项分布的正态近似?

  • 离散与连续的桥梁
  • 核心原理
  • 何时适用近似?
二项分布的正态近似是一种统计方法,用于简化大量试验下概率的计算。二项分布是离散的,表示可计数的结果(如10次抛硬币出现5次正面)。而正态分布是连续的。当试验次数n较大时,直接计算二项概率会很繁琐,正态分布为概率估算提供了更简单的方式。
核心原理
随着二项试验次数n的增加,二项分布的形状会逐渐接近正态分布的钟形曲线。因此我们可以利用正态分布的性质(如均值、标准差和Z分数)来近似计算二项事件的概率。
何时适用近似?
该近似并非总是有效。常用的经验法则是:当np和n(1-p)都大于等于5时,近似较为准确(有些统计学家建议取10以获得更高精度)。n为试验次数,p为成功概率。如果不满足该条件,二项分布可能过于偏斜,正态近似不准确。

计算器使用步骤详解

  • 输入数据
  • 选择概率类型
  • 解读结果
我们的计算器将流程简化为几个简单步骤。
输入数据
  1. 试验次数 (n): 输入实验的总次数。
  2. 成功概率 (p): 输入单次成功的概率(小数)。
  3. 成功次数 (x): 输入关注的成功次数。
选择概率类型
使用下拉菜单选择要查找的概率类型:小于(<)、小于等于(≤)、等于(=)、大于(>)、大于等于(≥)或区间。
解读结果
计算器会给出估算概率、均值(μ)、标准差(σ)和Z分数,并提示近似是否有效(np ≥ 5 且 n(1-p) ≥ 5)。

常见误区与连续性修正因子

  • 离散与连续的区别
  • 为何需要修正?
  • 修正如何应用
正态近似中常见的错误是忘记连续性修正因子。
离散与连续的区别
二项变量只能取整数(不能有2.5次正面),而正态变量可以为任意实数。当我们将连续曲线叠加在离散直方图上时,会出现小间隙。例如,二项概率P(X=10)由以10为中心的柱表示。要用连续曲线覆盖该区域,需计算9.5到10.5之间的面积。
为何需要修正?
连续性修正因子0.5用于更好地包含或排除离散整数值的面积。它弥合了离散二项计算与连续正态估算之间的差距,使结果更准确。
修正如何应用
  • 对于P(X ≤ k),用k + 0.5。
  • 对于P(X < k),用k - 0.5。
  • 对于P(X ≥ k),用k - 0.5。
  • 对于P(X > k),用k + 0.5。
  • 对于P(X = k),计算k - 0.5到k + 0.5之间的概率。

正态近似的实际应用

  • 制造与质量控制
  • 医学与生物研究
  • 社会科学与民意调查
制造与质量控制
某公司每天生产数千个产品,并了解历史不良率。可用正态近似快速估算大批量中不良品超过某数量的概率,帮助决定是否需进一步检查。
医学与生物研究
研究人员在大样本人群中测试新药,可估算出现阳性反应人数落在某区间的概率,从而判断药物相较安慰剂的有效性。
社会科学与民意调查
政治调查员调查大量选民以评估候选人支持率。正态近似帮助他们判断真实支持率落在调查结果某个区间的概率,为调查准确性提供依据。

数学推导与公式

  • 均值与标准差的计算
  • Z分数变换
  • 由Z分数求概率
近似的精髓在于以下关键公式。
均值与标准差的计算

对于二项分布,均值和标准差作为正态近似分布的参数,计算公式为:

  • 均值 (μ) = n * p
  • 标准差 (σ) = √[n p (1 - p)]
Z分数变换

Z分数将结果标准化,表示(经连续性修正后)与均值相差多少个标准差。公式为: Z = (x' - μ) / σ 其中x'为修正后的x值。

由Z分数求概率
计算出Z分数后,可结合标准正态分布表(或计算函数)查找累积概率。例如P(X ≤ k)查找对应Z分数的累积概率,P(X > k)则用1减去累积概率。

计算示例

  • 以n=100, p=0.2的二项分布,求P(X > 22)。
  • 1. 检查有效性:np = 20, n(1-p) = 80,均≥5,有效。
  • 2. 计算μ和σ:μ = 20, σ = √(100 * 0.2 * 0.8) = √16 = 4。
  • 3. P(X > 22)连续性修正为P(X ≥ 23),用x' = 22.5。
  • 4. 计算Z分数:Z = (22.5 - 20) / 4 = 2.5 / 4 = 0.625。
  • 5. 查概率:P(Z > 0.625) ≈ 1 - 0.734 = 0.266 或 26.6%。